• [  zhì ɡǔ  ]
  • ㄓˋ ㄍㄨˇ
  • ITVB IJG

瀄汩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水流激荡貌。

⒉  疾行貌。

引证解释

⒈  水流激荡貌。

《文选·枚乘<七发>》:“瀄汩潺湲,披扬流洒。”
李善 注:“瀄,泌瀄,波相揳也;汩,蜜汩,水流疾也。”
南朝 梁 王僧孺 《白马篇》:“瀄汩河水黄,参差嶂云黑。”
唐 张说 《畏途赋》:“风雨瀄汩兮,崩泉而险湍;图画诡屈兮,红峯而碧峦。”
清 梅曾亮 《江亭消夏记》:“其下有波浪瀄汩声,渺若大泽,无涯江湖之思焉。”

⒉  疾行貌。

唐 柳宗元 《梦归赋》:“灵幽漠以瀄汩兮,进怊悵而不得。”

瀄汩(zhi gu)同音词

  • 1、志古[zhì ɡǔ ]

    1.谓笃信古道。语本《孔子家语.五仪》:"生今之世,志古之道。"

  • 2、埴固[zhí ɡù ]

    1.坚固。

  • 3、职孤[zhí ɡū ]

    1.主持抚养孤儿的职官。

  • 4、执古[zhí ɡǔ ]

    1.坚守古道。语本《老子》:"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2.固执。

  • 5、执固[zhí ɡù ]

    1.犹坚持。 2.犹固执。

  • 6、只顾[zhǐ ɡù ]

    1.仅仅顾及。 2.副词。表示专一不变。 3.副词。尽管。

  • 7、植固[zhí ɡù ]

    1.谓坚定固守。

  • 8、稙谷[zhí ɡǔ ]

    1.早种的谷物。

  • 9、跖骨[zhí ɡǔ ]

    1.跗骨与后肢各趾骨间的骨,在陆生脊椎动物中相当于手或前爪的掌骨。2.掌骨。

  • 10、趾股[zhǐ ɡǔ ]

    1.腿脚。

瀄汩词语接龙

  • 1、1.埋没。
  • 2、1.错乱陈列。
  • 3、1.疾行。
  • 4、1.古董,骨董。指古代留传的器物。亦比喻过时的东西或顽固守旧的人。
  • 5、1.隋唐时靺鞨族部落之一。
  • 6、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水车又转动了,河水~地流入田里。
  • 7、1.水涌貌。
  • 8、1.扰乱和气;损伤元气。
  • 9、1.水疾流貌。
  • 10、1.水流貌。
  • 11、1.水疾流貌。
  • 12、1.犹惑乱。
  • 13、1.波浪声。
  • 14、1.水涌流貌。
  • 15、1.急流。 2.疾速地流淌。
  • 16、1.扰乱。 2.治与乱。 3.混乱。
  • 17、〈书〉埋没。
  • 18、1.汩没,沦落。
  • 19、1.语出《楚辞.渔父》:"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淈,通"汩"。汩泥,谓搅浑泥沙。 2.引申为随世浮沉。
  • 20、1.沉迷;迷惑。
  • 21、1.急起。
  • 22、1.沦丧。
  • 23、1.淹没冲剧。
  • 24、1.惑乱湮灭。

瀄汩的相关查询

瀄汩的意思解释、瀄汩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