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ān yínɡ  ]
  • ㄕㄢ 一ㄥˊ
  • MMM SBC

山楹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用山石凿成的石柱。

⒉  指山中房屋。

引证解释

⒈  用山石凿成的石柱。

《楚辞·哀时命》:“凿山楹而为室兮,下被衣於水渚。”
王逸 注:“言己虽穷,犹凿山石以为室柱。”
南朝 梁 江淹 《被黜为吴兴令辞笺诣建平王》:“方被霜露,裹粮洲岛,凿山楹为室,永与黿鼉为邻。”

⒉  指山中房屋。

南朝 宋 鲍照 《登庐山》诗:“悬装乱水区,薄旅次山楹。”
钱振伦 注引《卓氏藻林》:“山楹,山房也。”
唐 寒山 《诗》之六九:“有人兮山楹,云卷兮霞缨。”
元 马祖常 《姚左司墨竹为贾仲章尚书赋十韵》:“江渚春生雨,山楹夜宿云。”

山楹(shan ying)同音词

  • 1、缮营[shàn yínɡ ]

    1.修造。

  • 2、善应[shàn yīnɡ ]

    1.善于应对。 2.犹吉兆。

  • 3、闪映[shǎn yìnɡ ]

    1.明灭不定地映照﹑映现。

  • 4、扇影[shàn yǐnɡ ]

    1.羽扇的影子。 2.指女子歌舞时摇扇的风姿韵态。

  • 5、山英[shān yīnɡ ]

    1.山花。

  • 6、山樱[shān yīnɡ ]

    1.山中樱桃花。夏四﹑五月间开花,花白色或略带红色。

  • 7、山营[shān yínɡ ]

    1.扎在山中的营房。

  • 8、山影[shān yǐnɡ ]

    1.山的倒影。 2.远山的轮廓。

山楹词语接龙

  • 1、1.楹柱下的石墩。
  • 2、1.柱与梁。 2.喻堪负重任的人才。
  • 3、1.古乐器。形制为用木柱从鼓中穿过,使之竖立,柱下有四足。又称建鼓。
  • 4、1.谓堂上。
  • 5、1.柱与椽。
  • 6、也叫“对联”、“对子”。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春节时贴在门上的对联叫“春联”。字数无定规,但两联须相等。旧时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旧体诗词的演变。相传始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宋代推广用在楹柱上,后又普遍用于装饰和交际庆吊。
  • 7、1.《晏子春秋.杂下三十》:"晏子病,将死,凿楹纳书焉,谓其妻曰:'楹语也,子壮而示之。'"后因以"楹书"指遗言﹑遗书。
  • 8、1.楹联。
  • 9、1.指周武王刻于楹﹑席上的铭文。后以为典。
  • 10、1.指先人遗书。
  • 11、1.厅堂前部的柱子。
  • 12、韹韹1.象声词。
  • 13、泂泂1.遥远貌。
  • 14、泂酌1.谓从远处酌取。 2.指供祭祀用的薄酒。
  • 15、硬铮1.刚强,顶得住。 2.殷实;雄厚。
  • 16、硬正1.正直,问心无愧。
  • 17、硬证1.捏造证词,一口咬定,诬陷别人。 2.指提供伪证的人。
  • 18、硬诤1.强辩;抵赖。
  • 19、硬脂1.关于硬脂酸或从硬脂酸衍生而来的。如:硬脂酰胺。如:甘油硬脂酸二油酸脂。
  • 20、硬直1.刚强正直。 2.生硬地,直截地。 3.挺拔;坚硬而挺直。
  • 21、媵婢1.随嫁的婢妾。 2.泛指婢妾。
  • 22、媵嬖1.宠妾。
  • 23、媵臣1.古代随嫁的臣仆。
  • 24、媵从1.随嫁的臣仆。

山楹的相关查询

山楹的意思解释、山楹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