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ī xiè  ]
  • ㄐ一 ㄒ一ㄝˋ
  • LAF XANN

羁绁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羁绁”。

⒉  马络头和马缰绳。亦泛指驭马或缚系禽兽的绳索。

⒊  拘禁;系缚。

⒋  控制。

⒌  束缚。

⒍  滞留。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羈絏”。 马络头和马缰绳。亦泛指驭马或缚系禽兽的绳索。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臣负羈絏从君巡於天下。”
杜预 注:“羈,马羈;絏,马繮。”
陆德明 释文:“羈,马络头也;絏,繫。”
唐 元稹 《谕宝》诗:“大鹏无长空,举翮受羈絏。”
宋 苏洵 《衡论·御将》:“蹄者可驭以羈紲,触者可拘以楅衡。”
清 陈天华 《中国革命史论》:“国民为其束缚驰骤,实无异於牛马之受羈紲。”

⒉  拘禁;系缚。

宋 欧阳修 《答圣俞白鹦鹉杂言》诗:“渴虽有饮飢有啄,羈紲终知非尔乐。”
明 张煌言 《三过三关》诗:“天阔水沉浮,鸿鵠难羈紲。”

⒊  控制。

《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羈絏藩臣,干凌宰辅,隳裂王度,汨乱朝经。”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人畏之甚於寇盗,官司亦为其羈紲,俯仰取容而已。”

⒋  束缚。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自 稽生 夭、 阮公 亡以来,便为时所羈紲。”
宋 王安石 《酬冲卿月晦夜有感》诗:“君方感 庄周,浩荡摆羈絏。”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哭友》:“恨微官不觉就羈紲,平生事业,深自媿幺么琐屑。”
清 郑燮 《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朝宗 古文标新领异,指画目前,絶不受古人羈絏。”

⒌  滞留。

明 宋濂 《佛光普照大师塔铭》:“离家为求道耳;苟羈絏於此,何异狗苟蝇营者耶?”

羁绁(ji xie)同音词

  • 1、计偕[jì xié ]

    1.《史记.儒林列传序》﹕"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者﹐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当与计偕﹐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司马贞索隐﹕"计﹐计吏也。偕﹐俱也。谓令与计吏俱诣太常也。"后遂用"计偕"称举人赴京会试。

  • 2、记歇[jì xiē ]

    1.方言。犹此刻。

  • 3、嫉邪[jí xié ]

    1.憎恨邪恶。

  • 4、季胁[jì xié ]

    1.胁下小肋骨。

  • 5、羁屑[jī xiè ]

    1.飘泊寒贱。

  • 6、机械[jī xiè ]

    ①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机器以及枪炮等都是机械。 ②比喻方式拘泥死板,没有变化;不是辩证的:工作方法太~。

  • 7、稷禼[jì xiè ]

    1.即稷契。

  • 8、积邪[jī xié ]

    1.指众多的奸佞小人。

  • 9、极写[jí xiě ]

    1.尽力描写。

  • 10、辑谐[jí xié ]

    1.安定和谐。

羁绁词语接龙

  • 1、1.羁绊。
  • 2、1.约束。
  • 3、觟冠1.古代执法官戴的冠。觟,同"獬"。
  • 4、觟矢1.箭名。
  • 5、觟阳1.复姓。汉有觟阳鸿。见《后汉书.洼丹传》。
  • 6、解豸1.神兽名。相传能辨曲直。
  • 7、解怠1.亦作"解殆"。 2.松懈懒惰。
  • 8、湝湝1.水流貌。
  • 9、解趣1. 识趣;知道进退。如:他们放了你,也不解趣哩。——《金瓶梅词话》。
  • 10、解弛1.脱落。
  • 11、颉颃1.亦作"颉亢"。 2.鸟飞上下貌。语本《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3.引申为雀跃貌。 4.谓不相上下,相抗衡。 5.引申为较量。 6.刚直不屈貌。 7.谓傲视。 8.谓奇怪之辞,游移不定之辞。
  • 12、颉佷1.强项凶狠。
  • 13、颉滑1.错乱,混淆。
  • 14、颉利1.唐代东突厥可汗,姓阿史那氏,名咄苾。 2.借指少数民族首领。
  • 15、颉羌1.古时泛指少数民族首领。
  • 16、解数武术用语。套数。引申为本领、手段:使出浑身解数。
  • 17、解休1.停止,停息。
  • 18、齛啮1.咬,噬啮。
  • 19、挟册1.携带书籍。谓勤奋读书。 2.谓应科举考试时夹带时文书籍。
  • 20、挟策1.亦作"挟策"。 2.手拿书本。喻勤奋读书。 3.胸怀计谋﹑建议。 4.持鞭,扬鞭。亦以喻奔走;行动。
  • 21、挟持①从左右两旁架住被捉的人,多用于坏人捉住好人:江姐被挟持着送回牢房。 ②用恐吓或暴力胁迫对方服从:严刑拷打挟持他就范。
  • 22、挟带1.携带;混杂在他物中秘密携带。 2.谓以强力带着。 3.犹夹杂,带有。
  • 23、挟忿1.犹怀恨。
  • 24、挟辅1.辅佐。

羁绁的相关查询

羁绁的意思解释、羁绁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