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ì dào  ]
  • 一ˋ ㄉㄠˋ
  • QKQP UQWL

逸盗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在逃的盗匪。

引证解释

⒈  在逃的盗匪。

清 林则徐 《拿获行劫盗犯袁溃等审明定拟折》:“逸盗 吴老五 等飭缉,获日另结。”
清 张伯行 《驳勘顾少连家被盗一案檄》:“张二,又名 张品,是否即係 顾 案逸盗?”

逸盗(yi dao)同音词

  • 1、逸道[yì dào ]

    1.使民休养生息的政策法令等。

  • 2、艺道[yì dào ]

    1.技巧。

  • 3、异道[yì dào ]

    1.不同的方法。 2.指别的方法。 3.指志趣或本性不同。 4.思想理论不同。 5.不同的道路;方向相反的道路。 6.指信不同教义的人。即异教徒。

  • 4、议道[yì dào ]

    1.议论大道﹔探讨治国之道。 2.拟议取道。

  • 5、一到[yí dào ]

    1.到一次。 2.犹一来,一经来到。 3.一旦到了。

  • 6、一道[yí dào ]

    1.一条道路。 2.同一道理。 3.一种途径或方法。 4.一种德行。 5.同路;一起。 6.犹一并。 7.围棋下子的一个交叉点。 8.明代军队的一个编制单位。 9.表数量。用于水流﹑光线等,犹言一条。 10.表数量。用于景物,犹言一片。 11.表数量。用于符箓﹑文书﹑题目等,犹言一篇。 12.表数量。用于称进一次茶汤或菜肴。

  • 7、夷道[yí dào ]

    1.平易之道。 2.平坦的道路。

  • 8、溢道[yì dào ]

    1.充塞道路。

  • 9、医道[yī dào ]

    1.医术。治病的本领。

  • 10、仪刀[yí dāo ]

    1.皇帝仪仗中所用的刀。历代形制不一。

逸盗词语接龙

  • 1、1.盗贼藏身﹑活动的地区。
  • 2、1.盗窃掠夺者。
  • 3、1.盗匪的头目。
  • 4、1.亦作"盗取"。 2.窃取;掠夺。 3.谦辞。犹摘录,抄录。
  • 5、1.窃取政权。
  • 6、1.古泉名。故址在今山东省泗水县东北。旧时亦常喻不义之财。
  • 7、1.窃夺;窃取。
  • 8、1.犹盗贼。 2.劫掠人口。 3.窃取他人财物。
  • 9、1.口称仁义而行如盗贼的人。
  • 10、1.侵犯边塞。
  • 11、1.私通其嫂。
  • 12、1.史家之《春秋》笔法,国君为地位低贱的人所杀称"盗杀"。 2.杀死并据为己有;非法猎杀。 3.暗杀。
  • 13、1.结聚成伙的盗贼。
  • 14、1.盗贼的行迹;盗窃的痕迹。
  • 15、1.谓过量痛饮。
  • 16、1.亦作"盗劫"。 2.盗窃掠夺。 3.抢劫杀害。
  • 17、1.窃取克扣。
  • 18、1.非法截留。亦指非法截留的财物。
  • 19、1.《淮南子.泛论训》:"齐人有盗金者,当市繁之时至掇而走,勒问其故曰:'而盗金于市中何也?'对曰:'吾不见人,徒见金耳。'"后用为自欺欺人的典实。 2.《汉书.直不疑传》:"为郎,事文帝。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后用为无端见疑的典实。
  • 20、1.亦作"盗警"。 2.谓发生盗贼劫掠事件。
  • 21、1.窃据。
  • 22、1.为盗之具。指谋取私利的手段。
  • 23、1.割据;强占。
  • 24、1.私自开通水道;非法决裂堤岸。

逸盗的相关查询

逸盗的意思解释、逸盗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