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ǐ yī  ]
  • ㄑ一ˇ 一
  • MN WVT

岂伊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犹岂,难道。伊,语中助词,无义。

引证解释

⒈  犹岂,难道。伊,语中助词,无义。

《诗·小雅·頍弁》:“岂伊异人,兄弟匪他。”
《后汉书·杜乔传》:“故陈资斧而人靡畏,班爵位而物无劝。苟遂斯道,岂伊伤政。”
南朝 宋 何承天 《重答颜光禄书》:“岂伊好辩,未获云已。”
唐 李白 《赠崔司户文昆季》诗:“岂伊 箕山 故,特以风期亲。”

岂伊(qi yi)同音词

  • 1、耆颐[qí yí ]

    1.高年上寿。

  • 2、崎锜[qí yǐ ]

    1.不安貌。 2.引申为曲解附会。

  • 3、崎嶬[qí yǐ ]

    1.险峻貌。 2.形容瘦削露骨之状。

  • 4、期颐[qī yí ]

    1.一百岁。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孙希旦集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方氏悫曰:'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

  • 5、棋艺[qí yì ]

    1. 下棋的技艺。如:棋艺过人。

  • 6、器艺[qì yì ]

    1.工艺,技能。

  • 7、器异[qì yì ]

    1.犹器重;看重。

  • 8、欺役[qī yì ]

    1.欺侮役使。

  • 9、栖逸[qī yì ]

    1.隐居赋闲。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有《栖逸》篇。

  • 10、栖意[qī yì ]

    1.寄寓心意。

岂伊词语接龙

  • 1、1.见"伊蒲馔"。
  • 2、1.语出《诗.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后遂以"伊戚"指烦恼﹑忧患。
  • 3、1.神名。传说善治鬼,故世人奉为门神。 2.见"伊耆"。
  • 4、1.见"伊耆"。
  • 5、1.见"伊耆氏"。 2.亦作"伊祈"﹑"伊祁"。复姓。
  • 6、1.地名。在今河南洛阳市南。即春秋周阙塞。因两山相对如阙门,伊水流经其间,故名。 2.古关名。在伊阙山上。汉末为镇压黄巾起义军,设置的八关之一。
  • 7、犹此人。意中所指的人: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 8、1.指伊水入洛水处。在今河南省偃师县。
  • 9、1.商伊尹的别称。
  • 10、起头;开始:下车伊始|国家草创,百度伊始。
  • 11、1.谁,何人。
  • 12、1.伊河。在河南省西部,源出栾川县伏牛山北麓,东北流,在偃师县杨村附近入洛河。
  • 13、1.思念,缅怀。
  • 14、1.郁悒,忧闷。
  • 15、商初大臣。名伊,尹是官名。原为家奴,随有莘氏女陪嫁至商。后被汤委以国政,助汤攻灭夏桀。汤死后辅佐卜丙、仲壬二君。太甲即位后,因破坏汤法、不理国政,被他放逐。三年后太甲悔过,又被他接回复位。
  • 16、1.伊水与颍水的合称。位于河南。亦指两水所流经的地区。颍水源出河南省登封县嵩山西南,东南流,汇入淮河。
  • 17、1."伊优亚"的省语。后用以讥讽逢迎谄媚的人,谓其说话无定见,迎合人意而言。 2.象声词。
  • 18、1.象声词。人语声。
  • 19、1.自指,我。
  • 20、1.忧愤郁结。 2.聚而不散貌。
  • 21、1.象声词。船桨﹑轮轴等发出的声响。
  • 22、1.曲调名。商调大曲。 2.州名。古称昆吾,本隋伊吾郡,唐改置伊州,又名西州。故城在今新疆哈密县。
  • 23、1.商伊尹和西周周公旦。两人都曾摄政,后常并称。亦指执掌朝政的大臣。
  • 24、1.艰险,阻隔。语出《诗.邶风.雄雉》:"我之怀矣,自诒伊阻。"毛传:"伊,维;阻,难也。"

岂伊的相关查询

岂伊的意思解释、岂伊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