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à jiào  ]
  • ㄉㄚˋ ㄐㄩㄝˊ
  • DD IPM

大觉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大梦觉醒。道家比喻了悟大道。

⒉  佛教语。谓正觉。

⒊  指佛。

引证解释

⒈  大梦觉醒。道家比喻了悟大道。

《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成玄英 疏:“唯有体道圣人,朗然独觉。”
《云笈七籤》卷四三:“习事超伦,谓之大觉。”

⒉  佛教语。谓正觉。

《楞严经》卷六:“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但今生更復勤修精进,直当超脱玄门,上证大觉。”
清 黄景仁 《黄山寻益然和尚塔不得》诗:“大觉上上乘,立脚宜坚牢。”

⒊  指佛。

南朝 宋 谢灵运 《佛赞》:“惟此大觉,因心则灵。”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遂使非法之寺,妨民稼穡,无业之僧,空国赋算,非大觉之本旨也。”
卢文弨 补注:“《阿育王经》:‘如来大觉於菩提树下觉诸法。’《佛地论》:‘佛者,觉也,觉一切种智,復能开觉有情。’”
宋 岳珂 《桯史·献陵疏文》:“更冀大觉垂慈,三灵协佑。”
章炳麟 《国家论》:“大觉有情,期於普度众生得离苦趣。”

国语辞典

⒈  澈底觉悟。

《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淮南子·俶真》:「今将有大觉,然后知今此之为大梦也。」

大觉(da jiao)同音词

  • 1、达教[dá jiāo ]

    1.明哲的教诲。

  • 2、答教[dá jiāo ]

    1.准备用来解答问题的答案。

  • 3、大嚼[dà jiáo ]

    1.大口咬嚼。

  • 4、打交[dǎ jiāo ]

    1.见"打交道"。

  • 5、打脚[dǎ jiǎo ]

    1.方言。因鞋不合适,走路时脚被挤磨而疼痛或受伤。

  • 6、打搅[dǎ jiǎo ]

    ①影响别人,使不安定:小人怎敢教人啼哭,打搅官人吃酒? ②用作受到招持或请人帮忙的谢辞:多日来打搅了|打搅你了,再见!

  • 7、打醮[dǎ jiào ]

    道教设坛祭祷的仪式。 【打醮】道教设坛祭祷的仪式。

  • 8、搭醮[dā jiào ]

    1.在别人延请道士设坛打醮时附搭一份。

  • 9、大椒[dà jiāo ]

    1.花椒。 2.辣椒的俗称。

  • 10、大角[dà jiǎo ]

    1.星名。北天的橙色亮星﹐属亢宿﹐在摄提间。即牧夫座第一星。 2.乐器名。

大觉词语接龙

  • 1、1.佛教语。由迷惘而到觉悟的境界。
  • 2、1. 看出。如:觉察出他行迹可疑。如:觉察毯子很粗糙。
  • 3、1.佛教道场。即佛寺。
  • 4、1.佛教指成佛正觉之路。 2.犹觉得。
  • 5、①产生某种感觉:游兴很浓,一点也不~疲倦。 ②认为(语气较不肯定):我~应该先跟他商量一下。
  • 6、1.谓修行悟道的意志。 2.佛地。
  • 7、1.觉皇。
  • 8、1.感觉到不是。多有悔悟意。亦慨叹人事遭遇。语出晋陶潜《归去来辞》"觉今是而昨非"。
  • 9、1.悟道的关津。指佛经。
  • 10、1.指佛教。佛以觉悟为宗;海,喻其教义深广。
  • 11、1.显明。觉,通"较"。
  • 12、1. [口]∶感觉;觉得。如:这针扎下去不觉乎怎么样。
  • 13、1.佛的化身。佛教认为佛的真身是法身,世人不能见,能见的是佛的化身,故称释迦牟尼为"千百亿化身"。
  • 14、1.佛的别称。
  • 15、1.佛教语。谓领悟力像剑一样锋利。
  • 16、1.犹败露。
  • 17、1.佛教语。谓成佛的道路。
  • 18、1.佛道语。以车轮的流转,比喻觉性圆融,周游不息,能发无碍妙用。
  • 19、1.清室宗族人的称号。 2.宋徽钦二宗后裔,居于三姓(今黑龙江依兰)等处,清初编入八旗者,亦称觉罗,为民觉罗。此觉罗译言为赵氏。
  • 20、1.睡醒。
  • 21、1.由一切感觉形成的知觉及思维活动。亦泛指知觉和意识。
  • 22、1.菩提树。梵语"菩提"(Bodhi)的意译为觉。
  • 23、1.佛的别称。
  • 24、1.张目而睡。比喻虽处迷境,可以致悟。

大觉的相关查询

大觉的意思解释、大觉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