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iàn zhuànɡ  ]
  • ㄒ一ㄢˋ ㄓㄨㄤˋ
  • FMU UDY

献状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谓观裸状之罪。呈现某种形态;做出某种姿态。投献的状纸。

引证解释

⒈  谓观裸状之罪。相传 晋文公 骈胁,而 曹公 曾近观其裸浴,故责其观裸状之罪。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三月丙午,﹝ 晋侯 ﹞入 曹。数之,以其不用 僖负羈 而乘轩者三百人也,且曰‘献状’。”
惠栋 补注:“献状,谓观状也。先责其用人之过,然后诛观状之罪。”

⒉  呈现某种形态;做出某种姿态。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简伟塞门,献状絳闕。”
唐 刘知几 《史通·辨职》:“岂与夫冠猴献状,评议其得失者哉!”
浦起龙 通释:“献状,媚态也。”
宋 黄庭坚 《胜业寺悦亭》诗:“苦雨已解严,诸峰来献状。”
元 尹廷高 《雨中度江见海怪出没》诗:“江神唯识诗客意,故尔献状聊相娱。”

⒊  投献的状纸。按,此指卖身状。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璩公 归去与婆婆説了。到明日写一纸献状来府中,郡王给与身价,因此取名 秀秀养娘。”

国语辞典

⒈  自呈功状。

南朝宋·颜延之〈赭白马赋〉:「简伟塞门,献状绛阙。」

⒉  投诉的状纸。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璩公归去与婆婆说了,到明日写一纸献状,献来府中。」

献状(xian zhuang)同音词

  • 1、鲜妆[xiān zhuānɡ ]

    1.亦作"鲜妆"。 2.浓艳的妆饰。

  • 2、鲜壮[xiān zhuànɡ ]

    1.犹言年轻壮实。

  • 3、险妆[xiǎn zhuānɡ ]

    1.奇异的装束。

  • 4、仙幢[xiān zhuànɡ ]

    1.指天子车驾前的旌旗。 2.旧时送丧等用作导引的纸幡。

  • 5、现状[xiàn zhuànɡ ]

    1.显现的情状。 2.目前的状况。

  • 6、线装[xiàn zhuānɡ ]

    1.书籍装订法的一种。装订的线露在书的外面,是我国传统的书籍装订法。线装书多一书分装数册,为防止损坏,有时外加布面硬纸的书函(书套),或上下夹以木板,用带扎紧。

  • 7、显状[xiǎn zhuànɡ ]

    1.指公开确定的婚约。

献状词语接龙

  • 1、①情况;状况:心理状态不佳|处于瘫痪状态。 ②物质系统所处的状况,对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可用不同的一组物理量来描述相应物质系统的状态。如质点作机械运动时,可用质点的位置、动量等来描述其机械运动状态;由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组成的系统,可用温度、压强、体积等来描述其热学状态。状态也指物质的各种聚集态,如固态、液态、气态等。
  • 2、1.即状元。 2.诉讼原告人。
  • 3、1.描绘事物。
  • 4、1.描绘。
  • 5、1.犹状式。
  • 6、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性状的程度等的修饰成分。如在“山很高”、“爽快地答应了”、“晚上看电视”、“在学校读书”中,“很”、“爽快地”、“晚上”、“在学校”即是状语。
  • 7、科举考试中殿试的第一名。比喻一定范围内成绩最好的:状元及第|高考状元|行行出状元。
  • 8、1.具状招认。
  • 9、1.印有规定格式供写诉状用的纸。 2.诉状。
  • 10、1.诉讼的呈文。
  • 11、1.即副词。
  • 12、1.即状子。
  • 13、1.呈报的公文。 2.诉讼的呈文。
  • 14、1.状子。
  • 15、1.状牒的副本。
  • 16、1.递状控告。
  • 17、1.犹缘故。
  • 18、1.情况,状态。 2.指症状﹐症候。
  • 19、1.行迹;事迹。
  • 20、1.供词。
  • 21、情形,呈现出来的样子:生活状况。
  • 22、1.形似。 2.形状和种类。
  • 23、1.行状之大略。
  • 24、1.见"状貌"。

献状的相关查询

献状的意思解释、献状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