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ǐ fēi  ]
  • ㄑ一ˇ ㄈㄟ
  • MN HD
  • 副词

岂非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难道不是…?用于反问。

岂非咄咄怪事?

wouldn’t it be;

引证解释

⒈  反诘用词。难道不是。

《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 曰:‘孤始愿不及此,虽及此,岂非天乎!’”
《东观汉记·明帝纪》:“易鼎足象三公,岂非公卿奉职得理乎!”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三》:“杨氏 语録以 郭子仪 不问发父塚之盗为能忘物我,伤义既甚。而今復有此论,岂非流入于异端而不觉耶?”
明 王鏊 《震泽长语·经传》:“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岂非平日讲贯藴畜者在是。”

国语辞典

⒈  难道不是。表示反诘的语气。

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

难道

英语翻译

wouldn't it be ... ?

岂非(qi fei)同音词

  • 1、萋菲[qī fēi ]

    1.见"萋斐"。

  • 2、萋斐[qī fěi ]

    1.花纹错杂貌。语本《诗.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彼谮人者,亦已大甚!"孔颖达疏:"《论语》云:'斐然成章。'是斐为文章之貌,萋与斐同类而云成锦,故为文章相错也。"后因以"萋斐"比喻谗言。

  • 3、漆妃[qī fēi ]

    1.墨的异称。

  • 4、弃废[qì fèi ]

    1.犹废弃;不用。

  • 5、起飞[qǐ fēi ]

    1.飞起来;开始飞行。 2.喻飞速发展。

  • 6、起废[qǐ fèi ]

    1.重新建树﹑恢复已被废置的事和物。 2.重新起用已被贬黜的官吏。

岂非词语接龙

  • 1、1.不正当的行为﹔恶行。
  • 2、1.《六韬.文师》载﹕文王将往渭水边打猎﹐行前占卜﹐卜辞曰﹕"田于渭阳﹐将大得焉﹐非龙非彲﹐非虎非罴﹐兆得公侯。天遣汝师以之佐昌。"后果见太公坐渭水边垂钓﹐与之语而大悦﹐遂同车而归﹐拜为师。古熊罴连称﹐后遂以"非熊"为姜太公代称。
  • 3、1.见"非烟"。
  • 4、1.谓不急之务。 2.佛教语。谓非命之业。特指非命而死﹐包括横死(非由前世之业因﹐实由现世的灾难而死)和夭死(人寿皆有定命﹐不得其定命而早死)。
  • 5、1.《诗.小雅.斯干》﹕"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郑玄笺﹕"仪﹐善也。妇人无所专于家事﹐有非﹐非妇人也﹔有善﹐亦非妇人也。"后以"非仪"指妇女的是与非﹐善与恶。《孔子家语.本命》﹕"﹝女子﹞教令不出于闺门﹐事在供酒食而已﹐无阃外之非仪也。"一说为违命专擅﹐无三从之德。参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卷十九。 2.违背礼仪。
  • 6、1.见"非彝"。
  • 7、1.亦作"非夷"。 2.不合常规的法度。
  • 8、1.不义﹐不合乎道义。 2.不合经义﹐违反经义。
  • 9、责备:无可~。
  • 10、1.犹言出乎意外。 2.恶意。
  • 11、1.犹蜚语﹐流言。 2.无礼的话﹔不正经的话。
  • 12、1.非议和称誉。
  • 13、1.怨恨。
  • 14、1.指庆云。
  • 15、1.意外的灾祸。
  • 16、1.反对战争。
  • 17、1.犹非难。
  • 18、1.不但﹔不仅。
  • 19、1.非其职守﹐不是职权范围内的事。
  • 20、1.语出《史记.齐悼惠王世家》﹕"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鉏而去之。"原指植物的异株﹑劣种。后用以指异民族﹐含有鄙意。
  • 21、全称“阿非利加洲”。在东半球的西南部,西濒大西洋,东临印度洋,北靠地中海。面积3020万平方千米,为世界第二大洲。人口748亿(1996年)。高原面积广大,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绝大部分属热带气候。动植物种类繁多。金刚石、黄金、钴等矿产资源丰富。盛产多种经济作物。居民以黑种人为主,撒哈拉沙漠以北主要是属白种人的阿拉伯人。共有五十五个国家和地区。
  • 22、1.周时人﹐也写作飞子﹐善养马。周孝王召使主养马于汧水﹑渭水之间。后封于秦(今甘肃张家川东)﹐为周的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是为秦始封之祖。
  • 23、1.诽谤﹔诋毁。非﹐通"诽"。
  • 24、1.非同族之人。

岂非的相关查询

岂非的意思解释、岂非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