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án yú  ]
  • ㄆㄢˊ ㄩˊ
  • TUL GFL

盘盂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盘与盂。盛水和盛食物的器皿。古代常将铭言或功绩刻于盘盂,以为法鉴。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盘杅”。圆盘与方盂的并称。用于盛物。古代亦于其上刻文纪功或自励。

《战国策·赵策一》:“昔者,五国之王,尝合横而谋伐 赵,参分 赵国 壤地,著之盘盂,属之讎柞。”
吴师道 补正:“言其日见而不忘。”
《韩非子·大体》:“豪杰不著名於图书,不録功於盘盂,记年之牒空虚。”
《后汉书·崔駰传》:“远察近览,俯仰有则,铭诸几杖,刻诸盘杅。”
李贤 注:“杅亦盂也。”
晋 潘尼 《乘舆箴》:“虽以 尧、舜、汤、武 之盛,必有诽谤之木,敢諫之鼓,盘杅之铭,无讳之史。”
唐 司空图 《解县新城碑》:“窃惟自古恢扬盛业,激赞宏图,朝则带礪传盟,家则盘盂著誓,必资麟笔,共振鲸鐘。”
章炳麟 《正仇满论》:“戊戌百日之新政,足以书於盘盂,勒於鐘鼎。”

⒉  槃盂:盘与盂。盛水和盛食物的器皿。古代常将铭言或功绩刻于盘盂,以为法鉴。

《墨子·尚贤下》:“书之竹帛,琢之槃盂,传以遗后世子孙。”
《吕氏春秋·慎势》:“功名著乎盘盂,铭篆著乎壶鑑。”
汉 王充 《论衡·乱龙》:“楚 叶公 好龙,墻壁槃盂皆画龙。”

国语辞典

⒈  盘,古浴器。盂,饮食器。盘盂泛指器皿。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成汤盘盂,著日新之规,武王户席,题必戒之训。」

盘盂(pan yu)同音词

  • 1、番禺[pān yú ]

    1. 县名。在广州市南郊。

  • 2、判语[pàn yǔ ]

    1.犹今之判决书。 2.科举考试的内容之一。指考生对"疑事"所下的断语。

  • 3、袢燠[pàn yù ]

    1.溽暑,闷热。

  • 4、襻舆[pàn yú ]

    1.又称肩舆。古代一种由人扛抬的代步工具。用于老人乘坐或朝廷优礼老病大臣。因其以皮为襻而扛之,故称。

  • 5、蟠纡[pán yū ]

    1.亦作"蟠?"。 2.盘绕曲折。

  • 6、蟠郁[pán yù ]

    1.盘曲郁结。 2.盘曲起伏。

  • 7、泮宇[pàn yǔ ]

    1.泮宫。

  • 8、牉育[pàn yù ]

    1.交合生育。

  • 9、盼遇[pàn yù ]

    1.亦作"盻遇"。 2.眷顾,恩遇。

  • 10、潘鱼[pān yú ]

    1.《文选.潘岳<悼亡诗>之一》:"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李善注引《尔雅》:"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后因以"潘鱼"代指中路离析的比目鱼,比喻夫妇一方丧亡。

盘盂词语接龙

  • 1、1.《史记.滑稽列传》:"圣帝在上,德流天下,诸侯宾服,威振四夷,连四海之外以为席,安于覆盂。"后以"盂安"喻国势太平。
  • 2、1.犹盂安。
  • 3、1.见"盂兰盆"。
  • 4、兰会1.佛教指在盂兰节所举行的法会。
  • 5、兰节1.旧俗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盆会,超度亡灵,是日称"盂兰节"。
  • 6、兰盆1.[梵uIIambana]意译为救倒悬。旧传目连从佛言,于农历七月十五日置百味五果,供养三宝,以解救其亡母于饿鬼道中所受倒悬之苦。见《盂兰盆经》。南朝梁以降,成为民间超度先人的节日。是日延僧尼结盂兰盆会,诵经施食。后亦演为仅具祭祀仪式而不延僧尼者。 2.指农历七月十五日用于超度亡人的供器。 3.旧俗用作占测气候的竹器。
  • 7、方水方盛水的器皿是什么形状,水也成为什么形状。比喻在上的人言行影响风气。
  • 8、頨顶1.凹陷的头顶。
  • 9、僪佹1.神奇怪异。
  • 10、鐍闭1.封锁关闭。
  • 11、鐍锁1.关锁。
  • 12、鐍围1.封锁包围。
  • 13、鐍钥1.锁和钥匙。喻关锁。
  • 14、齵差1.参差不齐。
  • 15、齵齿1.牙齿参差不齐。
  • 16、蝺偻1.驼背。
  • 17、悇悑1.忧惧惊恐。
  • 18、悇憛1.忧苦悲伤。
  • 19、尉迟1.复姓。唐有尉迟敬德。见两《唐书》本传。 2.古代于阗王姓。和阗语vi?a'(梵语vijaya﹐vijita)音译。
  • 20、尉迟复姓。唐代有尉迟敬德。
  • 21、迂步1.敬词。犹枉驾,屈驾。
  • 22、迂才1.谓才能迂拙。
  • 23、迂大1.犹迂诞。
  • 24、迂呆1.迂拙愚笨。

盘盂的相关查询

盘盂的意思解释、盘盂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