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ì diǎn  ]
  • 一ˋ ㄉ一ㄢˇ
  • NA MAW

异典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珍贵的典籍。

⒉  特别的恩典;特别的法令、制度。

引证解释

⒈  珍贵的典籍。

《北史·牛弘传》:“若猥发明詔,兼开购赏,则异典必致,观阁斯积。”

⒉  特别的恩典;特别的法令、制度。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列朝·圣祖兼三教》:“然崇佛而无封帝师西天佛之异典,讲道而羽流辈无孤卿伯爵之横恩。”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三·学士兼侍郎》:“正统 中, 陈、高、曹、苗 皆遥授各部侍郎,仍供事翰林……今内阁学士、掌院学士,例皆兼礼部侍郎,不为异典也。”

异典(yi dian)同音词

  • 1、貤典[yì diǎn ]

    1.指朝廷貤赠的恩典。

  • 2、逸典[yì diǎn ]

    1.散逸的典籍。

  • 3、一点[yì diǎn ]

    1.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2.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3.一经指点。 4.一方面;一部分。 5.一小时。一天中的第一和第十三时,也称一点。

  • 4、一殿[yí diàn ]

    1.一座殿堂。 2.古代考核制度,官吏因罪过而受一定的处罚称为一负,积若干负称为一殿。《北史.郭祚传》:"祚奏言:'考察令:公清独着,德绩超伦而无负殿者为上上,一殿为上中,二殿为上下,累计八殿,品降至九。'"《通典.刑二》:"﹝北齐﹞武成帝河清三年在官犯罪,鞭杖十为一负,闲局六负为一殿,平局八负为一殿,繁局十负为一殿。"《隋书.刑法志》:"在官犯罪,鞭杖十为一负,闲局六负为一殿。"按,汉代只分"殿"﹑"最",或但言"负",此为后起之制。 3.满殿。

  • 5、议殿[yì diàn ]

    1.朝廷议政之殿。

  • 6、疑点[yí diǎn ]

    1.可疑之处。

  • 7、义殿[yì diàn ]

    1.佛教语。佛殿。

  • 8、溢典[yì diǎn ]

    1.虚造的典故。

  • 9、伊甸[yī diàn ]

    1.见"伊甸园"。

  • 10、仪典[yí diǎn ]

    1.礼法;仪式。

异典词语接龙

  • 1、1.主持审查。
  • 2、1.深奥的典籍。 2.指文义典雅深奥。
  • 3、1.掌管印玺。
  • 4、1.见"典坟"。
  • 5、1.主守边疆。
  • 6、1.典当变卖。
  • 7、1.谓主管一方政事。
  • 8、1.坚韧镇定。
  • 9、1.典当衣物的票据﹐即当票。
  • 10、1.当铺。
  • 11、1.旧时典押房屋﹑土地等财产所立的契约。
  • 12、1.典正周详。
  • 13、1.官名。本为处理文书的小吏。南朝宋齐时朝廷常派以监视出任方镇的宗室诸王和各州刺史﹐权力甚大。梁以后渐废。隋唐诸王府亦设典签﹐但仅掌文书。宋以后废除。
  • 14、1.典当东西换来的钱。
  • 15、1.典雅贴切。
  • 16、1.主持选用官吏。
  • 17、1.统率军队。
  • 18、1.典雅而多文采。
  • 19、1.谓文辞典雅富丽。 2.谓买妾并赡养其家。
  • 20、1.当铺商人。
  • 21、1.典雅平实。 2.典故﹐史实。
  • 22、1.指掌管宗庙神主之官。
  • 23、1.主管官吏。 2.官名。元始置﹐明清沿置﹐为知县下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如无县丞﹑主簿﹐则典史兼领其职。
  • 24、1.典范﹐法式。 2.典礼﹐仪式。

异典的相关查询

异典的意思解释、异典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