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ì wèn  ]
  • ㄕˋ ㄨㄣˋ
  • YA UK
  • 动词

试问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试着提出问题。试探性地问。

⒉  试着提出问题。用于质问对方或者表示不同意对方的意见。

⒊  考问。

引证解释

⒈  试着提出问题。试探性地问。

《晋书·孙绰传》:“沙门 支遁 试问 绰 :‘君何如许?’”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左》:“左 甚异之,试问所从来,叟但笑而不答。”
清 王夫之 《上蔡威函先生》诗:“白苹秋色里,试问採莲津。”

⒉  试着提出问题。用于质问对方或者表示不同意对方的意见。

宋 苏轼 《又和刘景文韵》:“试问壁间题字客,几人不为看花来?”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试问当年作者,有一不肖之人、轻薄之子厠於其间乎?”
许地山 《危巢坠简》:“试问亘古以来这第一流人物究竟有多少?”

⒊  考问。

《新唐书·文艺传中·李邕》:“未几辞去, 嶠 惊,试问奥篇隐帙,了辩如响, 嶠 叹曰:‘子且名家!’”
《宋史·选举志三》:“诸正名学生有试问《景祐新书》者,诸判局闕而合差,诸秤漏官五年而转资者,无不属於祕书。”
《元史·选举志一》:“以《通鑑节要》用 蒙古 语言译写教之,俟生员习学成效,出题试问,观其所对精通者,量授官职。”

国语辞典

⒈  请问,为怀疑之词。

如:「试问古今人能免此陋习否?」

试问(shi wen)同音词

  • 1、石璺[shí wèn ]

    1.岩石的裂缝。

  • 2、侍问[shì wèn ]

    1.侍候问安。

  • 3、时文[shí wén ]

    1.当代的文明。指礼乐制度等。 2.当时的文章。 3.时下流行的文体。旧时对科举应试文体的通称。唐宋时指律赋。明清时特指八股文。

  • 4、湿温[shī wēn ]

    1.中医学病名。外感热病之一,古代统属伤寒。后世认为本病由湿蕴于内,再感温邪而成。病情缠绵,病程较长,变症较多,有湿重于热和热重于湿的不同。

  • 5、示问[shì wèn ]

    1.指表示问候的简札书启之类。

  • 6、诗文[shī wén ]

    1.指诗歌。 2.指《诗经》的文字。 3.诗和文。

  • 7、诗吻[shī wěn ]

    1.诗句的语气。

  • 8、试文[shì wén ]

    1.考试所写的文章。 2.考试文章。

  • 9、释文[shì wén ]

    1.放下书卷。 2.解释词语音﹑义的文字。唐陆德明有《经典释文》。 3.指以楷书考释篆﹑隶﹑草﹑行等书体。

  • 10、史文[shǐ wén ]

    1.历史文献。

试问词语接龙

  • 1、1.问候尊长起居;问好。
  • 2、1.审问案件。
  • 3、1.询问辨识。
  • 4、1.问候病人。
  • 5、1.占卦。迷信者用以推断吉凶,解决疑难。
  • 6、1.策问。汉以来试士,以政事﹑经义等设问写在简策上使之条对,后称试士的考题为策问。
  • 7、1.审察。
  • 8、1.犹参禅。
  • 9、齿1.询问年龄。
  • 10、1.发问和回答。
  • 11、1.问。当,语助词。
  • 12、1.请教道理﹑道术。 2.犹问路。 3.问,询问。道,语助词。
  • 13、①《左传·宣公三年》载:春秋时,楚国在周天子的疆土上阅兵,周天子派人慰劳楚军。楚王问鼎的大小轻重。鼎为传国之宝。楚王问鼎,有觊觎周王室之意。后因以“问鼎”称图谋王位: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 ②指夺取冠军:巴西足球队问鼎世界杯。
  • 14、1.写在纸上的审讯罪犯的问题。 2.问题。
  • 15、1.指案件的判决。 2.指审判案件。
  • 16、1.一问一答。 2.文体名。
  • 17、1.判决发配。
  • 18、1.依据法律。 2.问佛法。
  • 19、1.掷杯珓以卜吉凶。
  • 20、1.问罪罢职。
  • 21、1.占卦象以问吉凶。
  • 22、1.审问犯人,处理讼案的官吏。
  • 23、1.问候安好。
  • 24、1.标点符号"?",表示一个问句完了。 2.疑问。

试问的相关查询

试问的意思解释、试问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