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ī rǎnɡ  ]
  • ㄗ ㄖㄤˇ
  • AVLF RYK

菑攘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开拓;平定。

引证解释

⒈  开拓;平定。

《新唐书·杜黄裳裴垍等传赞》:“杜黄裳 善谋, 裴垍 能持法, 李藩 鯁挺, 韦贯之 忠实,皆足穆天縡,经国体,拨衰奋王,菑攘四方。”

菑攘(zi rang)同音词

  • 1、赀壤[zī rǎnɡ ]

    1.向使用者收取罚款的土地。

菑攘词语接龙

  • 1、1.犹取代。
  • 2、1.盗窃﹐抢夺。
  • 3、1.抗击异族入侵。
  • 4、1.开拓疆土。
  • 5、1.掠夺﹐夺取。
  • 6、1.掠夺。
  • 7、1.侵夺交战。
  • 8、1.犹征服。
  • 9、1.犹攘臂。
  • 10、1.容忍耻辱。 2.争吵诟骂。
  • 11、1.排除祸患。
  • 12、1.《孟子.滕文公下》:"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后以"攘鸡"为未能及时改正错误的典故。
  • 13、1.剪除。
  • 14、1.揭起衣襟。奋起貌。
  • 15、1.亦作"攘拳"。捋袖举拳。
  • 16、1.掠夺。
  • 17、1.扰乱。
  • 18、1.侵夺。
  • 19、1.掠美。
  • 20、1.背离。
  • 21、1.让避。
  • 22、捋袖伸臂。常形容激愤:奋然攘臂|攘臂目。
  • 23、1.犹言挺身而出。
  • 24、1.排斥;驱除。

菑攘的相关查询

菑攘的意思解释、菑攘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