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àn cī  ]
  • ㄕㄢˋ ㄘ
  • YMH UHX

讪疵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诋毁非议。

引证解释

⒈  诋毁非议。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乃有播尘埃於白珪,生疮痏於玉肌,訕疵雷同,攻伐独立, 曾参 蒙劫剽之垢, 巢 许 获穿踰之谤。”

讪疵(shan ci)同音词

  • 1、纔此[shān cǐ ]

    1.方才。

  • 2、赡辞[shàn cí ]

    1.谓善于言辞。

  • 3、赡赐[shàn cì ]

    1.谓赐给财物,抚恤其家属。

  • 4、苫茨[shān cí ]

    1.茅草盖的屋顶。

  • 5、苫次[shān cì ]

    1.旧指居亲丧的地方。

  • 6、讪刺[shàn cì ]

    1.毁谤讥刺。

  • 7、善辞[shàn cí ]

    1.犹饰词。

  • 8、山词[shān cí ]

    1.犹山歌。

  • 9、山雌[shān cí ]

    1.即雉。语本《论语.乡党》:"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后以"山雌"借指雉。

  • 10、删次[shān cì ]

    1.删削而排定次序。

讪疵词语接龙

  • 1、1.缺点;毛病。 2.非议﹐指出缺点﹑毛病。
  • 2、1.犹疵杂。
  • 3、1.疵病与粹纯。语本唐韩愈《读<荀>》:"孟氏(孟轲)醇乎醇者也﹐荀(荀卿)与扬(扬雄)大醇而小疵。"后因指圣人与大贤。
  • 4、1.指摘;诋毁。
  • 5、1.缺点﹐毛病。
  • 6、1.缺点;过失。
  • 7、1.缺点。
  • 8、1.谓非议人家的过失﹐认为应废黜不用。
  • 9、1.指责诟骂。
  • 10、1.瑕斑和污垢。亦单指污垢。 2.引申为错误﹐邪恶。
  • 11、1.有弊病之国。言政教不善。
  • 12、1.缺点;过失。语本《易.系辞上》:"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
  • 13、诋毁:有乖忤便即疵毁。
  • 14、1.腹中结块之疾。 2.指责﹐指摘。
  • 15、1.卑贱。 2.卑贱的人。
  • 16、1.缺点;过失。
  • 17、1.指文字繁复﹑不简洁之病。
  • 18、1.缺点﹐毛病。 2.出现缺点﹑毛病。
  • 19、1.不完善的礼。
  • 20、1.见"疵疠"。
  • 21、1.过失;罪戾。
  • 22、疾病;灾患:凡天降疵疠,必因于人。
  • 23、1.缺点;过失。语本《易.系辞上》:"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
  • 24、1.谓见闻浅陋而好非议。

讪疵的相关查询

讪疵的意思解释、讪疵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