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ānɡ yán  ]
  • ㄉㄤ 一ㄢˊ
  • IV YYY

当言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该说。

引证解释

⒈  该说。

明 叶盛 《水东日记·纠弹不承密旨》:“今早有当言事,若有误进奏,驾出不得言,即有罪,皆不可辞。”

⒉  正直的话。 陆德明 释文“当,丁浪反。”

《管子·霸形》:“桓公 曰:‘ 仲父 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
尹知章 注:“何不陈当言,令寡人有所归向。”
王念孙 《读书杂志·管子五》:“当言,讜言也。讜言,直言也。 蔡邕 注《典引》曰:‘讜,直言也。’”
《书·益稷》“来 禹,汝亦昌言” 孔 传:“因 皋陶 謨九德,故呼 禹 使亦陈当言。”

⒊  指正确的话。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一:“三復 曰:‘文理贵中,不贵其速。’ 德裕 以为当言。”

当言(dang yan)同音词

  • 1、当眼[dānɡ yǎn ]

    1.在眼前;显眼。

  • 2、党言[dǎnɡ yán ]

    1.直言;善言。

  • 3、谠言[dǎnɡ yán ]

    1.正直之言﹐直言。

  • 4、宕延[dànɡ yán ]

    1.拖延。

当言词语接龙

  • 1、1.口头之辞与书面之辞。
  • 2、1.指言语中流露出来的意思。
  • 3、1.言论与谋略。
  • 4、1.犹言说。
  • 5、1.指责。
  • 6、1.用言语表达或传授。 2.说话。 3.方言。捎话。
  • 7、1.犹吭声﹐吭气。
  • 8、1.说话或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 2.指言论。
  • 9、1.说话或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 2.言论。
  • 10、1.言谈之间。
  • 11、1.谈论﹔说。 2.指议论为政之道。
  • 12、1.用语言来阐扬德教。
  • 13、1.言官的职位。
  • 14、1.言官的职务。
  • 15、1.语意。
  • 16、1.指诗歌。语出《书.舜典》﹕"诗言志。"
  • 17、1.指语音语调。言﹐通"音"。
  • 18、1.言语的情趣。
  • 19、1.言语的才智。
  • 20、1.谓发生的情况不出所言。
  • 21、1.说话慎重。 2.指话说得过重。
  • 22、1.所述情状。 2.用语言来形容或描绘。
  • 23、1.言辞合适。
  • 24、1.说定。

当言的相关查询

当言的意思解释、当言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