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ǔ chénɡ  ]
  • ㄨˇ ㄔㄥˊ
  • GG FD

五城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五城御史。清时京城内分东西南北中五个地区。

京兆五城不敢专决。——清·方苞《狱中杂记》

officials of five districts in capital city;

引证解释

⒈  神仙的居所。参见“五城十二楼”。

宋 刘昌诗 《芦浦笔记·白玉楼赋》:“惟五城一覩之珍,三献不逢之寳,盖於此山积而云駢。”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一》:“逮今所传,五城三山,絳宫璚楼,诸仙圣仪卫章服,一胡纷纷丽诡也。”

⒉  指京城。

宋 王禹偁 《送荣礼丞赴宋都序》:“驾騑騑之四牡,别峨峨之五城。”

⒊  指 北京 城内的中城、东城、南城、西城、北城。

明 张居正 《请停止输钱内库供赏疏》:“不行 嘉靖 旧钱,小民甚以为苦,近该五城榜示晓諭,民情少定。”
《清会典·都察院》:“掌分辖京师五城十坊之境。”

国语辞典

⒈  相传神仙住的地方。

唐·韩翃〈同题仙游观〉诗:「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⒉  旧时北京地面,分中、东、南、西、北五城,各设巡城御史暨兵马司,掌听讼、诘奸、弭盗诸事。

法语翻译

Pentapolis

五城(wu cheng)同音词

  • 1、武称[wǔ chēnɡ ]

    1.勇武的声名。

  • 2、武成[wǔ chénɡ ]

    1.谓军事上的胜利。

  • 3、伍乘[wǔ chénɡ ]

    1.指同乘共伍的士卒。乘,战车。

  • 4、务成[wù chénɡ ]

    1.复姓。

  • 5、五丞[wǔ chénɡ ]

    1.亦作"五承"。 2.指禹的五位贤佐:益﹑稷﹑皋陶﹑垂﹑契。 3.泛指贤臣。

  • 6、五承[wǔ chénɡ ]

    1.见"五丞"。

  • 7、五乘[wǔ chénɡ ]

    1.佛教语。谓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或云佛乘)。

  • 8、芜城[wú chénɡ ]

    1.古城名。即广陵城。故址在今江苏省江都县境。西汉吴王刘濞建都于此,筑广陵城。南朝宋竟陵王刘诞据广陵反,兵败死焉,城遂荒芜,鲍照作《芜城赋》以讽之,因得名。

  • 9、误称[wù chēnɡ ]

    1. 错误地称呼;叫错名字。

  • 10、乌程[wū chénɡ ]

    1.古名酒产地。有二说:一谓在豫章康乐县(今江西省万载县)乌程乡,一谓在湖州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亦指美酒。

五城词语接龙

  • 1、1.城市建成区内。如:城里人。
  • 2、1.城门上的了望楼。
  • 3、1.城上望楼。
  • 4、1.京城。旧以帝王所居为辇下,故称。
  • 5、1.亦作"城埤"。 2.犹城堞。 3.泛指城郭。
  • 6、1.见"城陴"。
  • 7、1.指城上各自防守的地段。
  • 8、1.亦作"城壍"。 2.护城河。 3.城池。
  • 9、1.见"城堑"。
  • 10、1.为防卫而建筑在城周围的高峻坚厚的围墙。
  • 11、1.城上的望楼。
  • 12、1.城里和靠城的地区。与"郊区"相对。
  • 13、1.城角。
  • 14、1.城墙。 2.指城的面积。
  • 15、①城门两边的望楼。 ②都城;京城:心存城阙。 ③帝王居住之处;宫阙:九重城阙烟尘生|城阙壮丽|海市蜃楼,犹如城阙。
  • 16、1.城内空地。
  • 17、1.城池和祭地神的土坛。 2.代指城镇。 3.指邦国。 4.喻靠山(含贬义)。
  • 18、规模大于乡村,人口比乡村集中,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中国通常把设市建制的地方称作城市,人口一般在10万人以上。城市人口和生产力集中,大多是某个区域的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及文化教育、信息、行政的中心。
  • 19、1.城池的守备。 2.据城而守。 3.指防守地方的武官。
  • 20、1.犹城邑。
  • 21、1.犹城堡。
  • 22、1.官舍。
  • 23、1.城中市场。 2.泛指城市。
  • 24、1.城墙上。

五城的相关查询

五城的意思解释、五城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