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ī shì  ]
  • ㄅ一 ㄕˋ
  • GKLP PYM
  • 动词

逼视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靠近目标紧紧盯着。

look at sb.(sth.) at close quarters;

引证解释

⒈  谓靠近目标而集中视力观看。

唐 韩偓 《黄蜀葵赋》:“何须逼视, 汉 夫人之鸳寝多羞;不待含情, 晋 天子之羊车自驻。”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幽怪二·淑灵呵护家人》:“家人遽前逼视,见薪边湿水淋漓,瓢亦投在缸外。”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九:“丁宁 霍地站起来……威迫的向他逼视。”

国语辞典

⒈  逼近观看。

《元史·卷六三·地理志六》:「按河源在土蕃朵甘思西鄙,有泉百余泓,沮洳散涣,弗可逼视,方可七八十里。」

⒉  瞪著眼睛看。

如:「感觉有人正在逼视自己,她不禁心慌意乱,脸红耳热。」

逼视(bi shi)同音词

  • 1、逼使[bī shǐ ]

    1.犹迫使。

  • 2、鄙识[bǐ shí ]

    1.谦称自己的见识。

  • 3、鄙食[bǐ shí ]

    1.周制,王城郊外四鄙之地,十里设"庐",供行人饮食,称"鄙食"。

  • 4、鄙士[bǐ shì ]

    1.浅陋卑下的人。

  • 5、鄙事[bǐ shì ]

    1.鄙人之事。旧多指各种技艺与耕种等体力劳动。 2.指鄙俗琐细之事。

  • 6、鄙视[bǐ shì ]

    轻视;看不起:他向来~那些帮闲文人。

  • 7、笔师[bǐ shī ]

    1.笔工。

  • 8、闭市[bì shì ]

    商店、市场等停止营业。

  • 9、鼻屎[bí shǐ ]

    1.鼻牛。

  • 10、比时[bǐ shí ]

    1.先时,往时。 2.当时。

逼视词语接龙

  • 1、1.照顾保育。
  • 2、1.古代词臣奉旨修正诏谕一类公文,称"视草"。 2.泛指代皇帝起草诏书。
  • 3、1.察看;审察。 2.巡视纠察。 3.考察;上级人员到下属机构检查工作。
  • 4、摄影术语。指取景器看到的物像范围位置与镜头摄入的物像范围位置不一致的现象,系因取景器与镜头分处两个视点所造成。校正的方法有两种:(1)使取景器轴线与镜头主轴成一定角度;(2)改变取景器高度。
  • 5、1.临朝听政。
  • 6、1.谓责其成功。
  • 7、观察或分析事物的着眼点:作者的~比较独特,文章很有新意。
  • 8、1.目光端正。语本《国语.周语下》:"视无还,端也。"后亦以"视端"为正直坦诚之相。
  • 9、1.古代人死,以玉含其口中。后因称送终为"视含"。
  • 10、1.看望问安。 2.察看。
  • 11、1.照看护理。
  • 12、1.指挥。视,通"指"。
  • 13、1.侍奉或探望病人。
  • 14、观察物体时,从物体两端(上、下或左、右)引出的光线在人眼光心处所成的夹角。物体的尺寸越小,离观察者越远,则视角越小。正常眼能区分物体上的两个点的最小视角约为1分。
  • 15、视野;眼界:船刚转弯,几点灯火进入~|参观了科技新成果展览,~大开。
  • 16、1.古官名。掌望气预言灾祥之事。
  • 17、感受和辨别光的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觉。眼睛是视觉的感受器官。引起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380~780纳米的可见光波,在这个范围内,波长不同引起不同的颜色感觉。
  • 18、1.用以观察的小孔。
  • 19、1.在一定距离内眼睛辨别物体形象的能力。
  • 20、1.古官名。扶持瞽师,兼掌作乐。
  • 21、1.亲往哭吊。
  • 22、1.目光不定的样子。
  • 23、1.观察其行为。 2.察看巡行。
  • 24、1. 视觉缺失。

逼视的相关查询

逼视的意思解释、逼视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