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ɡǎo qí  ]
  • ㄍㄠˇ ㄑ一ˊ
  • XYM DWX

缟綦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缟衣綦巾”之省。浅色服。

引证解释

⒈  “縞衣綦巾”之省。浅色服。参见“縞衣綦巾”。

清 赵翼 《偶得》诗:“少年贫作客,縞綦且抛弃。”

缟綦(gao qi)同音词

  • 1、告乞[ɡào qǐ ]

    1.求乞。

  • 2、高栖[ɡāo qī ]

    1.指隐居。

  • 3、高奇[ɡāo qí ]

    1.高超杰出。

  • 4、高企[ɡāo qǐ ]

    (价格、数值等)居高不下:房价~。

  • 5、高启[ɡāo qǐ ]

    明代诗人。字季迪,号青丘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初参与编修《元史》,任翰林院国史编修。明太祖授他户部侍郎,不受,后被腰斩。有《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等名篇。有《高太史大全集》。

  • 6、高气[ɡāo qì ]

    1.不凡的才气,高妙的秉性。

  • 7、高契[ɡāo qì ]

    1.志趣投合的知己朋友。

  • 8、皋契[ɡāo qì ]

    1.皋陶和契的并称。传说皋陶是虞舜时刑官﹐契是虞舜时司徒。

缟綦词语接龙

  • 1、1.古代的一种青黑色鹿皮冠。
  • 2、1.《诗.郑风.出其东门》:"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后因以"綦缟"指平民妇女之服装,亦借指穿"綦缟"之平民妇女。
  • 3、1.复姓。元有綦公直。见《元史》本传。
  • 4、1.古代帝王皮冠上的玉饰冠纽。
  • 5、1.亦作"綦迹"。亦作"綦迹"。 2.足迹;踪迹。
  • 6、1.青白色的女服。古代未嫁女子所服。
  • 7、1.复姓。北齐有綦连猛。见《北齐书》本传。
  • 8、1.指用斜纹丝织品制成的鞋。 2.犹綦迹。
  • 9、1.见"綦毋"。
  • 10、1.古代綦地出产的利箭。
  • 11、1.亦作"綦母"。 2.复姓。春秋晋有大夫綦母张。见《左传.成公二年》。唐有綦毋潜。见《新唐书.艺文志四》。
  • 12、1.犹言极深。
  • 13、1.一种用鞋带从鞋底左右绕系使不脱落的麻鞋。
  • 14、1.斜纹的彩色丝织色。
  • 15、1.足迹和车轮辗过的痕迹。比喻前辈的遗泽。
  • 16、1.杂色丝带。 2.谓组织文辞。
  • 17、溪利跂指故作高深,立异离群。
  • 18、鼜鼓1.古代巡夜戒守所击之鼓。
  • 19、稽首1.古时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者。 2.犹赔罪。 3.道士举一手向人行礼。
  • 20、稽首磕头到地。古时表示极其恭敬的一种跪拜礼:再拜稽首|宣子拜稽首焉。
  • 21、觭介1.单独,偏于一面。
  • 22、觭梦1.怪异的梦。
  • 23、觭偶1.奇偶。单为奇,双为偶。引申为抵牾不合。觭偶之辞,为当时辩论主题之一。
  • 24、觭日1.单日。

缟綦的相关查询

缟綦的意思解释、缟綦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