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鷃鷃”。
⒉ 鴳雀。
⒈ 亦作“鷃鷃”。鴳雀。
引《左传·昭公十七年》“九扈为九农正” 晋 杜预 注:“老扈,鷃鷃。”孔颖达 疏:“贾服 皆云,鷃鷃亦声音为名也。 贾逵 云……老扈鷃鷃,趣民收麦,令不得晏起者也。”
1.起行貌。 2.闪烁貌。 3.锐利貌。 4.风微起貌。
1.气息微弱,濒于死亡。 2.引申为将尽之意。 3.昏昏沉沉;委靡不振。 4.昏暗貌。 5.水流貌。 6.水果或植物因失去所含的水分而干瘪。
1.长久。 2.拖延。 3.指疾病缠绵。
1.险峻不平。 2.比喻人心险恶。
1.同"訮訮"。诤语貌,抗辩貌。妍,通"訮"。 2.姣好貌。
1.犹妍丽。
1.美好貌。
1.虚饰貌。 2.高貌。
1.虎怒貌。
1.威严貌。
鴳鴳的意思解释、鴳鴳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