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ú xiánɡ  ]
  • ㄩˊ ㄒ一ㄤˊ
  • HKG OUK

虞庠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周代学校名。

引证解释

⒈  周 代学校名。

《礼记·王制》:“周 人养国老於东胶,养庶老於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
郑玄 注:“虞庠亦小学也。西序在西郊, 周 立小学於西郊…… 周 之小学为 有虞氏 之庠制,是以名庠云。其立乡学亦如之。”
或曰,虞庠有二义。 《周礼·春官·大司乐》“掌成均之灋” 清 孙诒让 正义:“案虞庠有二:一为大学之北学,亦曰上庠;一为四郊之小学,曰虞庠。 《明堂位》云:‘米廪, 有虞氏 之庠也。’《文王世子》云:‘书在上庠。’此大学之虞庠也。 《王制》云:‘虞庠在国之西郊。’《北史·刘芳传》引《王制》西郊作四郊,与《祭义》注合,是也。此小学之虞庠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皇太子释奠会作》诗:“虞庠饰馆,睿图炳睟。”
唐 柳宗元 《四门助教厅壁记》:“周 人置虞庠於四郊,以养国老、教胄子。”

虞庠(yu xiang)同音词

  • 1、余香[yú xiānɡ ]

    1.残留的香气。 2.浓郁的香气。 3.其他香气。 4.馀下的香料。

  • 2、余响[yú xiǎnɡ ]

    1.馀音。

  • 3、余想[yú xiǎnɡ ]

    1.不尽之思。

  • 4、余象[yú xiànɡ ]

    1.指衰乱现象。

  • 5、预想[yù xiǎnɡ ]

    1.预先推想或测定。 2.指事前的推想。

  • 6、雨巷[yǔ xiànɡ ]

    诗歌。戴望舒作。1928年发表。主人公在细雨中撑着油纸伞,彷徨在江南悠长的雨巷里,希望逢着一个像丁香一样美丽而又愁苦的姑娘;当这样的姑娘出现时,他又感到是那样地可望而不可及。全诗意境朦胧,韵律鲜明,有很强的音乐美。

  • 7、羽乡[yǔ xiānɡ ]

    1.《楚辞.远游》:"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后以"羽乡"指仙乡。

  • 8、羽翔[yǔ xiánɡ ]

    1.首翼色青的鸾鸟。

  • 9、愚相[yú xiānɡ ]

    1.愚庸昏昧的宰相。

  • 10、鱼乡[yú xiānɡ ]

    1.盛产鱼的地方。

虞庠词语接龙

  • 1、1.古代地方所设学校。
  • 2、1.古代学校。均,成均。
  • 3、1.古代对地方学官的敬称。
  • 4、1.古代乡学之门。 2.指学校。
  • 5、科举制时称府、州、县学的生员。明清时为秀才的别称:家无囊橐,忝列庠生之数。
  • 6、1.指在学生员。明清时为秀才的别称。
  • 7、1.《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后因以"庠塾"泛称地方学校。
  • 8、1.古代学校。
  • 9、1.古代学校。
  • 10、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设庠序以化于邑|学子愤慨于庠序,商贾喧噪于廛市。
  • 11、1.古代地方学校。
  • 12、潒潒1.荡漾貌。
  • 13、迒陌1.布满兽蹄迹印的田间小路。
  • 14、迒蹄1.兽类的脚迹。
  • 15、閧端1.起哄而挑起事端。
  • 16、閧聚1.群集喧闹。
  • 17、閧闉1.里巷和瓮城。
  • 18、銗镂1.古铜器名。釜属。熟食器。
  • 19、銗筩1.古代接纳告密文书的器具。
  • 20、降龙1.古代服饰及旗帜上所绣绘的下降之龙的图案。
  • 21、降顺1.投降归顺。
  • 22、降伏1.降服﹔制伏。
  • 23、降伏降服;制服:望风降伏|我一定要降伏这匹野马。
  • 24、降服1.谓脱去上服以示谢罪。 2.犹降物。谓穿素服。 3.旧制。丧服降低一等为"降服"。如子为父母应服三年之丧﹐其已出继者﹐则为本生父母降三年之服为一年之服。

虞庠的相关查询

虞庠的意思解释、虞庠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