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ónɡ hūn  ]
  • ㄊㄨㄥˊ ㄏㄨㄣ
  • UJFF QAJF

童昏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愚昧无知。

⒉  指年幼无知者。

引证解释

⒈  愚昧无知。

《国语·晋语四》:“聋聵不可使听,童昏不可使谋。”
韦昭 注:“童,无智;昏,闇乱也。”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二六:“利尽万物,不能叡童昏之心。”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求人之所甚利,其为不可,虽童昏实知之。”
严复 《译<天演论>自序》:“祖父虽圣,何救子孙之童昏也哉!”

⒉  指年幼无知者。

《诗·郑风·褰裳》“狂童之狂也且” 毛 传:“狂行童昏所化也。”
孔颖达 疏:“童昏,谓年在幼童,昏闇无知。”
《隋书·李谔传》:“閭里童昏,贵游总丱,未窥六甲,先制五言。”

国语辞典

⒈  年幼无知。后用以比喻愚昧无知的人。也作「僮昏」。

《文选·陆机·演连珠五〇首之二八》:「利尽万物,不能叡童昏之心。」

童昏(tong hun)同音词

  • 1、童婚[tónɡ hūn ]

    1.未成年而结婚。

  • 2、通昏[tōnɡ hūn ]

    1.见"通婚"。

  • 3、通婚[tōnɡ hūn ]

    互相结成姻亲:不与外族通婚。

  • 4、铜婚[tónɡ hūn ]

    1. 结婚七周年纪念。

  • 5、铜浑[tónɡ hún ]

    1.见"铜浑仪"。

  • 6、僮昏[tónɡ hūn ]

    1.昏愦无知。亦指昏愦无知的人。

童昏词语接龙

  • 1、1.犹言一片晦暗。形容烟雾弥漫或事理隐晦等。
  • 2、迷糊搞不清楚:心神昏惑,难以决定。
  • 3、1.亲家。
  • 4、1.犹婚嫁。男女嫁娶之事。
  • 5、1.昏庸而僭越。
  • 6、1.昏庸狡猾。
  • 7、1.指混乱邪恶的风气。犹妖氛。
  • 8、1.迷惘困倦。
  • 9、因脑部贫血引起供氧不足而短时间失去知觉。心情过分悲痛、精神过度紧张、大出血、直立过久、心脏疾患等都能引起昏厥。也叫晕厥(yūnjué)。
  • 10、1.同"昏厥"。
  • 11、昏庸的帝王。
  • 12、1.犹昏花,模糊。
  • 13、1.昏乱狂悖。
  • 14、1.头脑昏乱;神志不清。 2.愚昧;糊涂。
  • 15、眼花耳聋。比喻头脑糊涂,不明是非:神志~ㄧ~无能。
  • 16、1.昏沉困倦。
  • 17、1.无理耍赖;无赖。
  • 18、1.指文字等模糊破损。
  • 19、1.昏聩老迈。
  • 20、1.婚娶之礼。古时于黄昏举行,故称。古代昏礼有六: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 21、1.愚昧而暴戾。
  • 22、①头脑迷糊,神志不清:思路~。 ②〈书〉政治黑暗,社会混乱。
  • 23、1.光线昏暗。 2.昏昧,不高明。 3.比喻乱世或邪恶势力。
  • 24、1.昏昧而年迈。

童昏的相关查询

童昏的意思解释、童昏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