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组词目录

拼音 “liú” 刘组词

  • 刘[ liú ]字在开头的词语
    1. 1、刘生[ liú shēnɡ  ]

      1.汉横吹曲名。原为人名。

    2. 2、刘向[ liú xiànɡ  ]

      1. (约前77—前6) 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沛(现在江苏省沛县)人,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著有《新序》、《说苑》等。

    3. 3、刘项[ liú xiànɡ  ]

      1.刘邦﹑项羽的并称。

    4. 4、刘勰[ liú xié  ]

      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字彦和,原籍东莞莒县(今属山东),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精通文学和佛理。曾任步兵校尉、东宫通事舍人,受昭明太子萧统赏识。萧统死后出家为僧,法名慧地。所著《文心雕龙》,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杰作。

    5. 5、刘歆[ liú xīn  ]

      1. 西汉人,数学家,对历法和圆周率有研究。

    6. 6、刘墉[ liú yōnɡ  ]

      清代书法家。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乾隆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其书法用墨厚重,丰腴中有劲骨,擅楷书、行书,精小楷。亦工诗。有《刘文清公遗集》。

  • 刘[ liú ]字在结尾的词语
    1. 1、安刘[ ān liú  ]

      1.指汉初商山四皓辅助太子,安定刘氏江山之事。

    2. 2、曹刘[ cáo liú  ]

      1.曹操﹑刘备的并称。 2.曹植﹑刘桢的并称。

    3. 3、赤刘[ chì liú  ]

      1.古代谶纬家谓汉朝以火德王,汉帝姓刘,火色赤,因以"赤刘"指汉朝。

    4. 4、貙刘[ chū liú  ]

      1.古代天子于立秋日射牲以祭宗庙之礼。

    5. 5、二刘[ èr liú  ]

      1.指前﹑后汉开国之君刘邦﹑刘秀。 2.指隋经学家刘炫﹑刘焯。 3.指汉刘向﹑刘歆父子。 4.指明刘鈗﹑刘棨。 5.指清刘宝楠﹑刘文淇。

    6. 6、遏刘[ è liú  ]

      1.制止杀戮。《诗.周颂.武》:"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毛传:"刘.杀。"郑玄笺:"遏,止。嗣子武王,受文王之业,举兵伐殷而胜之,以止天下之暴虐而杀人者。"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郡侯曰:'息者,止也;宰者,杀也。息宰二字,有止杀之义,即《诗》所云遏刘也。'"一说为灭绝。见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 刘[ liú ]字在中间的词语
    1. 1、前刘海[ qián liú hǎi  ]

      1.头发的样式之一。清末一般浮浪子弟除梳着油松大辫外﹐额上还留有一排一二寸长的短发﹐称"前刘海"。 2.专指妇女儿童垂在前额的整齐的短发。

    2. 2、杨刘体[ yánɡ liú tǐ  ]

      1.即西昆体。宋初以杨亿﹑刘筠等为代表的一派诗体。

    3. 3、依刘客[ yī liú kè  ]

      1.指依附﹑投靠权贵,并为之效命的人。

    4. 4、醉刘伶[ zuì liú línɡ  ]

      1.酒器名。

    5. 5、荆刘拜杀[ jīnɡ liú bài shā  ]

      元明间流行的《荆钗记》、《刘知远》(即《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四个南戏剧目的合称。

    6. 6、茂陵刘郎[ mào línɡ liú lánɡ  ]

      1.指汉武帝刘彻。以其陵墓曰茂陵,故称。

  • 带有刘[ liú ]字的成语
    1. 1、刘毅答诏[ liú yì dá zhào  ]

      指敢于谏诤。

    2. 2、刘郎前度[ liú lánɡ qián dù  ]

      诗文中以之称去而复来的人。

    3. 3、前度刘郎[ qián dù liú lánɡ  ]

      度:次,回。上次去过的刘郎又到了。泛指去了又来的人。

与“刘”相同部首的组词

“刘”的同音字组词(liú)

相关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