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名句
诗人
首页
诗人
先秦诗人
朝代:
当代
汉代
近代
明代
南北朝
宋代
清代
唐代
魏晋
先秦
元代
隋代
金朝
五代
先秦诗人
百里杜氏
朝代:
先秦
▶ 1篇诗文
百里杜氏,春秋秦穆公时期的秦国名相百里奚之妻。春秋时期,虞国人百里奚心怀五霸之略,因他家境十分贫穷,又无人引荐,没有施展的机会,时常长吁短叹。妻子杜氏见百里奚如此这般,便劝道:大丈夫志在四方,你正年轻有为之时,何不出去闯闯?百里奚望着妻子怀中的幼儿和堂前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更邹紧了眉头,道:我早就想去…
伯夷、叔齐
朝代:
先秦
▶ 1篇诗文
相传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政治中心在今河北省卢龙县西,包括今迁安市、迁西县、滦县等地)国君的长子和三子。生卒年无考。孤竹国国君在世时,想立叔齐为王位的继承人。他死后叔齐要把王位让给长兄伯夷。伯夷说:“你当国君是父亲的遗命,怎么可以随便改动呢?”于是伯夷逃走了。叔齐仍不肯当国君,也逃走了。百姓就…
楚辞
朝代:
先秦
▶ 1篇诗文
【楚辞】中国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造的一种韵文形式。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司马迁的《史记·酷吏列传》。在汉代,楚辞也被称为辞或辞赋。西汉末年,刘向将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承袭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共16篇辑录成集,定名为《楚辞》。楚辞遂又成为诗歌总集的名…
荆轲
朝代:
先秦
▶ 1篇诗文
▶ 1诗句
荆轲(?─前227),战国末期刺客。卫国人,胆识过人,擅技击之术。曾游历燕国,被太子丹尊为上卿,后被委派去行刺秦王政。秦王政二十年(前227年),他携秦逃将樊於期头颅和夹有匕首的督亢(今河北易县、涿县、固安一带)地图。欲乘献图之机行刺。及至图穷匕现。刺秦未果,反为所杀。
诗经
朝代:
先秦
▶ 343篇诗文
▶ 343诗句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编集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两种说法:①行人采诗说。《汉书·艺文志》载:「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舜
朝代:
先秦
▶ 1篇诗文
舜,姚姓,名重华,又称虞舜。相传是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部落领袖,故史称舜帝。
宋玉
朝代:
先秦
▶ 7篇诗文
▶ 7诗句
宋玉,中国战国后期楚国辞赋家。和屈原同时而稍晚。历史上向以屈宋并称。关于宋玉的生平,众说纷纭,至难分晓。较可靠的记载是《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所云:「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王逸的《楚辞章句》称宋玉是屈原的弟子。此外,《汉书》、…
汤
朝代:
先秦
▶ 1篇诗文
汤,商朝的建立者,又称武汤、武王、天乙、成汤、成唐,甲骨文作唐、太乙,一称高祖乙。
先秦无名氏
朝代:
先秦
▶ 17篇诗文
▶ 17诗句
先秦无名氏信息不详。
辛延年
朝代:
先秦
▶ 1篇诗文
辛延年(公元前220~?年待考),著名秦汉诗人。作品存《羽林琅》一首,,为汉诗中优秀之作。。始见于《玉台新咏》,《乐府诗集》将它归入《杂曲歌辞》,与《陌上桑》相提并论,誉为“诗家之正则,学者所当揣摩”(费锡璜《汉诗总说》)。
屈原
朝代:
先秦
▶ 13篇诗文
▶ 13诗句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
列御寇
朝代:
先秦
▶ 4篇诗文
▶ 4诗句
列御寇,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人,郑国人,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有《列子》八卷,早已散失。
晏婴
朝代:
先秦
晏婴(前578-前500),字仲,谥平,又称晏子,汉族,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其父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
左丘明
朝代:
先秦
▶ 36篇诗文
左丘明(前556年-前451年),姓丘,名明。汉族,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相传为春秋末期曾任鲁国史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晚年双目失明,相传著有中国重要的史书巨著《左氏春秋》(又称《左传》)和《国语》,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
韩非
朝代:
先秦
▶ 9篇诗文
▶ 9诗句
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约公元前281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孙武
朝代:
先秦
孙武(约公元前545-前470),字长卿,汉族,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人,是吴国将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曾率领吴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灭亡楚国。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
曾参
朝代:
先秦
曾子,姓曾,名参(zēngshēn,前505年-前435年),字子舆,汉族,春秋末年生于鲁国东鲁(山东临沂平邑县),后移居鲁国武城(山东济宁嘉祥县)。十六岁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
孔伋
朝代:
先秦
孔伋(前483-前402),战国初期鲁国人,姓子,氏孔,名伋,字子思,孔子之孙。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周公旦
朝代:
先秦
周公旦:姬姓,名旦,也称叔旦,周朝第一位周公,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故称周公或周公旦。他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李耳
朝代:
先秦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故里鹿邑县亦因老子先后由苦县更名为真源县、卫真县、鹿邑县,并在鹿邑县境内留下许多与老子息息相关…
著名先秦诗人
屈原
姜子牙
孙膑
左丘明
黄石公
商鞅
孔丘
孙武
韩非
荆轲
吴起
李耳
诗人合称
小李杜
大李杜
三苏
石鼓七贤
济南二安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
浪漫主义诗人
花间派词人
江左三大家
江右三大家
岭南三家
永嘉四灵
文章四友
南朝三谢
公安三袁
后七子
前七子
元嘉三大家
北宋四家
汉赋四大家
吴中四士
苏门四学士
江南四大才子
明代三大才子
帝王后妃才女
清词三大家
豪放派诗人
大历十才子
南宋四大家
楷书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
唐宋八大家
帝王风采
仙踪十友
爱国诗人
田园诗人
酒中八仙/饮中八仙
边塞诗人
建安七子
竹林七贤
初唐四杰
桐城派
女诗人
婉约派
先秦诗词作品推荐
远逝(志隐隐而郁怫兮)
登徒子好色赋并序(大夫登徒子侍於楚王)
卢令(卢令令)
关雎(关关雎鸠)
悲愤诗
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
谬谏(怨灵修之浩荡兮)
愍命(昔皇考之嘉志兮)
桃夭(桃之夭夭)
黍离(彼黍离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