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传说一种叫蜮的动物,在水中含沙喷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比喻暗中攻击或陷害人。
出处: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二:“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则身体筋急,头痛、发热,剧者至死。”南朝宋·鲍照《苦热行》:“含沙射流影,吹蛊痛行晖。”
释义:比喻说话、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点明,而是从侧面曲折地加以讽刺或抨击。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回:“只不过不应该这样旁敲侧击,应该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
释义:指身体比早晨露水消失还快。比喻很快死亡。
出处:《元史·齐履谦传》:“恐一旦身先朝露,必至累人,遂遣人于客城先人墓侧,修营一舍,傥病努不退,当居处其中以待尽。”
释义: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出处: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
释义:指不洁净,肮脏。也指因忌讳而感觉不洁净。也可形容语文不文明。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六回:“不干不净,也不知道毛病儿,买了来三日两日,又弄鬼掉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