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释义: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释义:医治不好的病。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太医诊了诊脉,说道:‘……此乃不治之症。’”
释义:疾:病;为:治。病已不可医治。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释义: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乞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释义:浅:时间短。形容寿命不长,即将死亡。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释义: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释义: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释义:病已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
释义: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同“朽木不可雕”。
出处:尚之望见便阳眠,延之发帘熟视曰:‘朽木难雕’。 《南史·颜延之传》
释义:得病后病情一天天恶化,终至死亡。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那詹典在途中本就受了些风霜,到家又传了时症,一病不起,呜呼哀哉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