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出处:《仪礼·士昏礼》:“吾君子顺先典,贶某重礼,某不敢辞,敢不承命。”
释义:纳:采纳,接受;谏:旧指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如流:迅速。接受劝谏就像流水那样自然。形容非常乐意听取别人意见。
出处: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三折:“豁达大度,纳谏如流,为宗而罢刑肉。”
释义:长短、高低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采之。”《汉书·扬雄传下》:“仲尼以来,国君将相卿士名臣参差不齐,一概诸圣。”
释义: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出处:《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释义:莠:狗尾草,很象谷子,常混在禾苗中。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出处:且说彼时捐例大开,各省侯补人员十分拥挤,其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