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
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不觉的一阵昏沉上来,皆因老夫年纪高大,鞍马劳困之故。”
释义:指战争中立下的功绩。
出处: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遂良出自草茅,无汗马之功,蒙先帝殊遇,以有今日。”
释义:①指征战的劳苦。亦指战功。②指用马运输的劳累。
出处:《韩非子·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
释义:比喻诚心实意。一般谦称自己的诚意。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臣伏以为犬马之诚不能动人,譬人之诚不能动天。”
释义:谦称自己的疾病。
出处:汉·张衡《东京赋》:“值余有犬马之疾,不能究其精详。”
释义:指臣僚的果敢决断。
出处:《汉书·息夫躬传》:“其有犬马之决者,仰药而伏刃。”
释义:犹犬马之劳。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7回:“不才愿施犬马之力,同共替天行道。”
释义:比喻臣子眷恋君上。
出处:唐·刘禹锡《苏州谢上表》:“江海远地,孤危小臣。虽雨露之恩,幽遐必被;而犬马之恋,亲近为荣。”
释义:对尊上卑称自己的年龄。
出处:三国·魏·曹植《黄初六年令》:“将以全陛下厚德,究孤犬马之年,此难能也。”
释义:指儿童时期的朋友。
出处:《晋书·殷浩传》:“少时吾与浩共骑竹马,我弃去,浩辄取之。”
释义: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
出处:唐·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
释义:愿象犬马那样为君主奔走效力。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
出处:《汉书·孔光传》:“臣光智谋浅短,犬马齿臷诚恐一旦颠仆,无以报称。”
释义:供养父母的谦辞。
出处:《论语·为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释义:愿象犬马那样供人驱使,以报恩情。
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吕布至死也不忘大德,当效犬马之报。”
释义: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帝曰:‘卿故复忆竹马之好不?’靓曰:‘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复睹圣颜。’因涕洒百行,帝于是惭悔而出。”
释义:命:生命。对自己生命的谦称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华歆传》:“臣备位宰相,老病日笃,犬马之命将尽。”
释义:齿:年轮。自己的年龄
出处:宋·杨万里《答张子仪尚书》:“今兹犬马之齿,七十有六矣。”
释义:像犬马一样对主人忠心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三王世家》:“臣窃不胜犬马心,昧死愿陛下诏有司,因盛夏吉时定皇子位。”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汲黯传》:“臣常有狗马之心。”
释义:骑着马去上任。指官员出任新的职位
出处:元·马致远《青衫泪》楔子:“目今主上图治心切,不尚浮藻,将某左迁江州司马,刻日走马之任。”